無損檢測是指在不損害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與內部組織的前提下,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對試件內部狀態、缺陷等進行檢測的方法。
近日,在內蒙古大唐錫林浩特電廠,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利用其自主研發的“無損檢測”成套設備及技術,對該廠送出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工程中的碳纖維導線進行檢測,經過為期41天的工作推進,圓滿完成了所有檢測任務。這標志著我國首次將“無損檢測技術”成功應用于特高壓線路檢測。
據介紹,碳纖維復合芯鋁導線(下稱,碳纖維導線)因重量輕、弧垂小、能耗低、耐腐蝕與抗拉能力強,近年來,在增容改造與新建線路工程上應用越來越廣泛,但與此同時,在架線施工過程中也常常因“損傷”引發碳纖維導線斷線事故,并產生嚴重經濟損失。因此,碳纖維導線在架線施工后、壓接與臨錨處的質量檢測問題成為近年來行業的研究重點。
“為解決上述問題,我們從2017年開始對碳纖維導線無損檢測技術開展研究,研發出了一臺重量輕、體積小、易操作、成像佳的無損檢測設備,可實現在不剝離外層鋁股線的情況下獲得其內部芯棒外貌、結構等信息,有效評估導線內部芯棒和鋁股損傷情況,并對檢測出的損傷缺陷及時處理,從而可大大降低導線斷線等事故的發生率,對碳纖維導線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。”中國電科院工程所施工室主任、項目帶頭人萬建成說。
據介紹,在本次內蒙古大唐錫林浩特電廠檢測項目中,檢測項目組共完成耐張線夾、接續管與卡線器臨錨等逾1500處檢測工作,出具檢測單超過700份。針對檢測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問題,項目組提出了相關整改措施,并在通過專家評審后,組織施工單位進行了整改,從而大大提高了導線長期運行的安全性。
談到后續研究方向,萬建成說:“下一步,我們將對碳纖維導線(尤其芯棒)的損傷缺陷進行分類與歸納整理,建立損傷缺陷終端數據庫,針對不同損傷類型,云檢測平臺將具備智能評價和定級、檢測單出具、提出系列化與標準化整改措施等功能。同時致力于實現設備的自動移動功能,使拍攝的圖像具有連續性,減少人工挪動的工作量,提高工作效率。”